追忆我们的“大先生”
今早醒来,惊闻杨叔子院士离世之噩耗。一代大师远去,让学生惋惜、悲痛。瞬间,十余年前受先生教导、勉励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第一件事,9月18日新生报告会。我们是2004年秋季入学,第一次听先生作报告,是军训期间9月18日在中心体育场。先生多年坚持选在这一天,为学生作报告,就是让学生铭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日子,就是要告诫学生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德立方能人树,心正才能行远。在步入大学伊始,先生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引导我们坚持人生正确的航向。这对我们的一生影响深远。
第二件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几乎每个星期,在西五楼117教室都有人文讲座,主讲往往是“大家”,几乎场场爆满。在以工科见长的华科,先生倡导人文素质教育,让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先生经常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化,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与我们今天讲的坚持文化自信,是一个道理。当年的讲座,让我们在学习工科的同时,关注人文,关注社会,激励我们朝着既专又红的方向发展。这让我们至今受益无穷。
第三件事,关心勉励青年学生。我们读书时,先生还在南三楼办公,虽然很忙,但面对学生的“小事”,总是有时间,总是那么平易近人。记得2005年4月,我们举办特色团日,为华科“数字楼”取“艺名”,想听听先生看法。先生在办公室热情接待了我们,他称赞了活动,同时建议建筑原名不改,因为那是历史的积淀,但为建筑取“艺名”可谓锦上添花。先生讲,华科的建筑名称透露着严谨,严谨的精神就是华科的品牌,正是因为“团结紧、方向对、工作实”,华科才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临走时先生为我们题写“更富有!更聪明!更能干!更健康!更高尚!”的寄语,勉励我们全面发展。还记得2006年11月,班报《漫漫求索》创刊两周年,班上同学带着班报向先生汇报,一份小小的班报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促进了大家学习和成长,得到先生鼓励,先生还专门为《漫漫求索》赠言,我们刊登在《漫漫求索》第27期,现在翻阅,依然启人深思。这只是先生勉励我们学生的两个小片段,但对当时的我们却是莫大的鼓舞。先生不遗余力地关心学生,指引学生成长,是真正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每每忆起,总是充满感动。
杨叔子院士是机械工程领域的大家,更是指引学生向上向善的大师。谨以此文追忆我们的“大先生”。
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