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惊闻杨叔子老校长于武汉仙逝,惊呆良久。那个精神矍铄、亲近学生的老校长,终究是离我们去了。
十二年前,我与杨静二人还是华科普普通通的两个大二学生。由于我组织的一次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是践行人文教育。当时邮件到杨院士办公室邮箱,本以为老校长百忙之中不会留意,即便留意到,也难以抽出时间理会。颇感意外的是,杨叔子校长居然回复了我们的邮件,并问我的名字和电话,让他办公室曹助理约我们去他办公室细谈活动事宜。
见面后,老校长看我们两个局促,还主动开玩笑说:“我办公室的两位,一位姓杨(指自己),一位姓曹,你们两个也是一位姓杨,一位姓曹。看来我们很有缘分嘛”,话匣子打开后,问我们家长,家长有何风土人情,最后校长问了我具体的活动计划,我们暑假活动的时长,还给我们的活动专门赠书。额外送了我和杨静每人一本《喻园诗选》和《杨叔子槛外诗文选》,并给我们题字勉励。
其实,在我入学之时,杨叔子院子早已卸任校长之职。杨院士推举的人文教育,那时候除了人文讲座,我只是从校史略有了解。经过此事,方才知道,杨叔子院士是把人文教育这件事作为一生的目标去践行,不论他所在何职,不论推行人文教育的事情大小。
毕业多年,我作为理工科的学生,时时不忘理工人亦不可丢下人文的理念。十多年来,经史子集皆有涉猎。不论多忙,每年至少坚持二十本的阅读量。回首望去,所获良多。
在此之时,杨静与我二人,合作挽联一副,沉痛缅怀杨叔子院士,我们亲爱的老校长。
“晞日布泽,德才并举,杏坛芳菲百年茂;
春蚕丝尽,桃李同悲,清风峻节万古流”
杨院士千古,老校长的德行永远激励吾辈继续前行。202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