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悼念

杨院士94级博士生胡春华唁电悼念杨叔子院士

我心中那份特殊的敬仰

----缅怀恩师杨叔子院士

这是2013年我的博士生导师杨叔子院士80岁生日的时候,我写下的,今天,看着这些文字,我忍不住悲伤,任凭眼泪流淌。我重新整理,以此缅怀先生的恩情。

我是1994年到杨老师这里读博士的,自从认识先生,先生的学问、先生的思想、先生的言语、先生的为人、先生的关爱,像镜子一样照着我,伴随着我走过最重要的人生阶段,每每想起先生的殷切希望和期待,便惭愧难当。

先生的鼓励:我永远记得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慕名而来第一次见到先生的时候,先生的话语那么亲切,充满关切和鼓励。那天先生了解完我的情况,因为入学考试时间的问题,我无法参加华工的博士生考试,先生说:如果有导师的推荐和优秀的答辩成绩可以免试入学,我说没有把握,先生说:“你回去好好准备,一定可以的”,我点头说:“好”。回到学校,我非常投入地做课题、写论文。答辩的成绩超出我的预期,我的硕士论文被评为94年北航7系唯一的一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我激动不已,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先生,先生高兴说:“我知道你行的”。我经过邓家缇老师的推荐,我也顺利地成为先生的弟子。

先生的教导:从北航到华工,开始的时候我不太适应,课题的选题和师兄弟们都不一样,我有些迷茫,先生鼓励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大胆尝试,并鼓励我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我申请到了,先生创造实验条件,逐字逐句帮我修改论文,鼓励我不要拘泥于常规的想法,多一些新的思路,不要怕困难,勇于探讨新的领域,这些话让我受益匪浅,也带给了我莫大的勇气。那时互联网的技术才刚刚开始,我尝试着将一些互联网的技术和思路与生产现场仿真监控结合起来应用到智能制造项目中,得到老师的赞赏和鼓励,参与的研究项目在验收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先生的支持:博士毕业,我当时希望能真正解决实际的问题,我放弃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想出去做企业,先生想让我留校,找我谈话,后来我在自控系博士后出站,还是选择离开了学校,先生说,看来你喜欢做企业,那你就去做吧,但是希望你能坚持把学校里研究的东西和工作能结合起来,及时总结出来。早些年,先生经常北京开会,总会给我机会让我见到他,每次都仔细询问我的工作情况,我也总会叽叽喳喳滔滔不绝,先生就呵呵笑,告诉我哪些是有意义的,可以深入探讨。这些年我也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和积累,每当我遇到困难,总是会想到先生说过的话。

  先生的要求:做先生的弟子有一个特别的经历,就是背诵道德经,在学校的时候,还不太理解,而现在才能真正理解先生的良苦用心,才明白一部道德经可以受用终生,对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先生提倡大学人文教育,在学校时没觉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这些年做企业,才真正体会这是个多么智慧英明的倡议和思想,足以影响一代年轻人。先做人再做事,这是最简单的成功之道,先生希望年轻人能真正懂得这个道理。

  先生的情怀:读先生的诗,感叹先生的文学功底真好,而这些年经历一些事才知道,在这样浮躁的年代,那份浪漫豪放的诗人情怀是多么难得,而先生的人生态度又多么让人敬佩。

先生的关照:从入学到离开到工作,先生对我的生活像父亲一样的关照,我和爱人都得到了先生的照顾。以往每次去看老师,他都非常高兴,拉着我坐在他身边,问长问短,问工作问家庭问孩子,还张罗着徐老师一起照相,充满了欢乐。我也担心着先生的身体,总劝先生休息,先生总说:身体很好,只是眼睛不太好,不影响工作。先生一直带病坚持工作,却真诚地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页纸,写不尽先生的好,写不尽对先生的敬仰,写不尽师生的情谊。。。。。。

离开先生出来工作好多年了,我用自己的方式工作,像做学问一样去研究那些我不明白的事情,去解决那些我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希望找到规律,希望知道所以然,每当对自己的追求有动摇的时候,先生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反省,这些年虽然经历了一些事情,也参与了一些重要项目的建设,但是我时常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出真正的价值,无颜面对先生。

我庆幸在我的人生中遇到先生这样一位老师,既是一位学识渊博充满智慧的老师,又是一位温和亲切的长者,我心里一直保持一份对先生特殊的敬仰,鞭策我不断努力,把人做好,把事做好。

疫情这几年,我去看先生的次数少了,一切都还没来得及,没来得及去看望,没来得及汇报近来工作的情况,没来的告诉您小孩已经上高中了,没来得及做出让您满意的成果,没来得及兑现我的承诺,您就离开我们了。

恩师千古,无尽的悲伤追悔,今日在此和大家一起缅怀先生,恩师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我曾问先生,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先生说:“当有精神追求”。我深受教诲,谨记于心。

今天,恩师的功绩在各大媒体传播,令众人敬仰。先生是最早期的院士、最权威的专家、伟大的教育家、诗人,是国内智能制造的首倡者,是中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首倡者,聚才华与德范于一身,成就卓著,为人谦和,先生的逝世是教育界和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众人敬佩先生的成就,崇尚先生的精神,这是悲伤的时刻,也是先生的荣光时刻。请先生安息,您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年轻学子的路,您培养、鼓励和影响的一届又一届的年轻人,会像您希望的那样不断努力,勇于创新,成就他们的事业和人生!

弟子在此泣别,先生一路走好!

胡春华 2022-11-6





版权所有 ©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1037号      E-mail:mse@hust.edu.cn